马致远(约1250~1321至1324间)元代戏曲作家。号东篱,一说字千里。大都(今
北京)人。曾任-行省务官(一作-省务提举)。又曾加入过书会,并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。生平未详,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,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,热衷过进取功名。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,因此动了终焉计,晚年退隐山林,以诗酒自娱。著有杂剧15种,今存有:《破幽梦孤雁汉宫秋》、《江州司
马青衫泪》、《西华山陈搏高卧》、《
吕洞宾三醉
岳阳楼》、《
马丹阳三度任风子》、《半夜雷轰荐福碑》6种,以及和
李时中、红字
李二、花李郎合写的《
邯郸道省悟黄粱梦》一种(马著第一折),明代
吕天成、清代
张大复还说马致远作过南戏《
苏武持节
北海牧羊记》等。马致远还作有散曲,现存120多首。马致远是个享有盛名的戏曲家。元代周
德清以关、郑、白、马并列;明
朱权《
太和正音谱》对他更为推崇,说:宜列群英之上。他的杂剧以《汉宫秋》最有影响。作品虽取材于汉代
王昭君和亲的历史故事,却并不拘泥于史实,而是在久经流传的民间传说的基础上,参考了历代诗人对
王昭君的咏唱中的某些思想情绪,又结合元代民族压迫比较严酷的历史现实,对这一题材进行了再创造,因此情节有了较大的变动。作品以
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,揭露了帝王的昏庸,朝政的腐败,抨击了朝中文武大臣在侵略威胁面前的怯懦和无能。剧中成功地塑造了王昭君这一爱国者的形象。这个形象对后世的戏曲影响很大,汉明妃的形象可以说是在马致远笔下基本定型的。《汉宫秋》有较高的艺术成就,结构紧凑,有浓烈的抒情色彩,曲辞苍凉幽邈,能贴切地表达人物的心情。其中第三折〔梅花酒〕、〔收
江南〕等曲子,第四折〔蔓青菜〕、〔白鹤子〕、〔满庭芳〕等曲子,尤为历来曲家所称赏。
[以上内容由"
无关痛痒的人"分享。]
马致远相关同名人物:同年(公元1250年)出生的名人:同年(公元1324年)去世的名人: